搜索
首页
关于我们
返回
教研室设置
学者介绍
返回
教研人员
研究员
教研书籍
返回
社会科学
教研动态
返回
学术交流
科研成果
教研论坛
机构设置
新闻纵览
返回
教研新闻
综合新闻
重要新闻
首页
关于我们
返回
教研室设置
学者介绍
返回
教研人员
研究员
教研书籍
返回
社会科学
教研动态
返回
学术交流
科研成果
教研论坛
机构设置
新闻纵览
返回
教研新闻
综合新闻
重要新闻
none
杨晖
栏目:教研人员
发布时间:2021-09-09
出生年月
1964年9月
性别
男
所属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职称
教授
最高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博士
研究方向:
文艺学
访学/海外经历:
无
主讲课程:
文学概论、古代西方文论、马列文论、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生)、文艺学专题(研究生)
主持项目
1.2000年,四川省社科联重点研究基地,“李劼人文艺思想研究”,0.3万;
2.2009年,江苏省规划办,“叶燮诗学思想研究”,1万;
3.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办,“清初诗学批评与建构”,9万;
4.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中文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万;
5.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叶燮诗学思想的原创性研究,20万;
6.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养调查分析研究,2万;
7.2014年,无锡社科联,无锡公众生态伦理构建研究,0.3万;
8.2019年,《写作与交流》获国家精品在线课程,10万;
代表性论文
1.距离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杨晖、肖成. 中州学刊 CSSCI 2016/11;
2.传统“活法”观念的精神渊源. 杨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CSSCI 2016/05;
3.冯雪峰文艺批评中的人民力与主观力, 杨晖、窦娜娜.中国文学批评 2015/10;
4.试论〈易传〉中的“变易”观念. 杨晖.宁夏社会科学 CSSCI.2015/01;
5.“正变”与“通变”——叶燮与刘勰文艺观比较研究之三. 杨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11/02;
6.试论中国传统变易观念萌芽的关键. 杨晖. 兰州学刊 CSSCI 2011/05;
7.叶燮的变易观念及其理论诉求. 杨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 2011/5;
8.试论清初汉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处境. 杨晖.安徽大学学报 CSSCI 2008/6;
9.“正变系乎时”——论叶燮对汉儒“风雅正变”的原创性阐释. 杨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CSSCI 2008/3;
10.语言是文学之家——汪曾祺的语言本体观及其在创作中的验证. 杨晖.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6/3;
专著编著
1.《感伤的旅程——郁达夫》,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二作者);
2.《古代诗路之辩——原诗与正变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独著);
3.《人文社会科学基础》,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参编);
4.《文学理论》,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2006年初版,2010年再版(参编);
5.《文学批评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参编);
6.《马克思主义文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参编);
7.《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参编);
8.《写作与交流》,南京出版社2020年出版(主编);
获奖情况
1.2001年无锡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2001年无锡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2013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成果三等奖;
4.2015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成果三等奖;
5.2017年无锡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社会学术兼职
1.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语委办公室发文);
2.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3.无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yangh8000@163.com
办公地点: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田家炳楼203室
上一篇:
黄诚祯
下一篇:
张玲